大家好,我叫潘慧,身边的家长喜欢管我叫胖大夫。
在协和从医23年,我最主要的工作是:帮助孩子长高。
很多人有疑问:“身高有那么重要吗?貌似与能力、金钱或者样貌相比,身高简直微不足道吧。”
但你认真地回想一下,我们自己,或者身边的朋友亲人,真的没有被身高影响过吗?
年纪小的时候因为个子矮被同学嘲笑;
考大学因为身高限制,想学的专业不能报考;
好不容易熬到工作,却发现连工作都有了身高要求;
就连谈婚论嫁,身高也成了被考核的一部分;
。。。。。。
这个社会,对“高度”的要求真是越来越严格。很多或明或暗的“身高歧视”都在无形中制约着很多人的发展。
我曾经接诊过一个14岁的小姑娘:
刚上高一,她希望以后报考舞蹈学院,但舞蹈学院对身高的硬性要求是165厘米,而她却只有152厘米。无奈之下,家长找到了我,希望能让孩子再长高十几厘米。
虽然孩子很有舞蹈天赋,但检查之后发现,她的骨龄已经是成年人的骨龄了,小姑娘的骨骺已经完全愈合,再长高的可能性基本为“0”。
我很想帮忙,但很遗憾,来晚了。
这只是我接诊过的十几万案例中的一个。“孩子还小不着急”、“二十三窜一窜”,很多父母都抱着这样的心态,硬生生让孩子错过了长高黄金期。
等到发现的时候,为时已晚。
· 1 ·
超5成家长,缺乏身高管理意识
错过孩子生长黄金期
我看到过很多家长,完全不知道有科学的长高方法,所以在意识到孩子长得矮的时候,往往要么晚了,要么干脆用一些“道听途说”的方法:
听说吃营养素能长高?买买买吃吃吃,结果导致了孩子性早熟;
听说补钙能长高?那就猛补钙,结果导致骨骺线提前愈合。
甚至前些年我就曾看到过,有老人为了让孩子长高,倒提着孩子散步,险些让孩子窒息。
好心办错事,最后只能让无辜的孩子承担后果。
我们统计过一个数据,国内仅仅不到50%的孩子达到了遗传身高,这代表着,中国有一半孩子的发育潜力被活生生地压抑了。
更严重的是,中国矮小症发病率在3.3%,也就是每30个小孩里就有1个,但就诊率只有可怜的1%,这些无辜的孩子,真的再也没有长高的可能了。
造成当前局面的根源,就在于中国90%以上的家长,缺乏必要的儿童身高管理意识。
拿下面几个问题为例:
1。幼儿园阶段的小朋友,每年应该长高几厘米?
2。想让孩子成年后达到理想的遗传身高,他现在应该长到多高?
3。你知道哪些运动会影响身高,千万别让孩子参与吗?
如果你答不上来,就要当心了,你的一点疏忽很可能就是孩子的一辈子了。
· 2 ·
这些身高误区
就是孩子长不高的真正原因
我们时常会听到这样的言论:
“父母都高,孩子的身高不需要担心。”
“父母都矮,那孩子的身高应该也没啥希望了吧。”
其实这是一种误区。关于身高,遗传因素只能决定身高的70%,而营养、睡眠、运动、情绪这些后天因素,对身高的影响能达到30%。
千万别小看这30%,它意味着1.6米到1.8米的巨大差距。
还记得去年大热的芒果综艺《妈妈是超人2》,胡可带着小鱼儿去体检的事吗?
在测量了小鱼儿的身高后,医生委婉地问胡可,对孩子的身高预期是多少?
“一米八”,胡可想都没想的脱口而出。
胡可本身不算矮,165cm,而老公沙溢有178cm,胡可对孩子“一米八”的预期实属正常。
但是医生却说,通过医院的身高评估,如果按照当前小鱼儿身高和身体状况,成年身高只能到一米七左右。
作为家长,可想而知,当时胡可该有多心痛。
幸运的是,医生说小鱼儿现在还比较小,如果进行合理的身高管理,还有机会继续长高。
也正是因此,胡可仔细询问了方法,回到家里认真执行,不敢有半点马虎。
几个月后,胡可带小鱼儿复检,根据身高预测表判断,小鱼儿成年后,身高能长到183.9厘米。
可以这么说,只要有科学的方法,每个孩子都至少能多长高10厘米。
· 3 ·
抓住身高黄金期
每个孩子都能长高10cm
在过去的24年里,我一直在北京协和医院矮小门诊坐诊,帮助了超过10万的孩子成功长高。
也碰到无数的家长,因为疏忽让孩子错过了身高发育期,到医院时,孩子骨骺已经愈合,没有办法再长高了。
如果父母能够早一点学到儿童身高发育的科学知识,定期监测孩子的长高情况,就不会有那么多孩子被耽误了。
文丨潘慧教授